首页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举行“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参观活动

  2019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施越老师带领支部成员参观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老师以及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系主任郑伟老师出席本次活动,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学生党员5人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参展有幸邀请到外国语学院施越老师作为专家讲解。作为研究中亚近代史的历史学博士,他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分析与思考。“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由北京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展出文物主要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的70余件(组)珍贵文物,它们作为昔日繁荣辉煌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低位和研究价值。

  本次展览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共分为三个部分。

  展览第一章“联雪隐天山”主要呈现青铜使代至铁器使代新疆地区的技术发展以及与河西地区、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施越老师首先从亚洲和新疆的地势地形说起。新疆由北至南的阿尔泰山、准格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三山夹两盆”地形,将新疆从地域上划分为北疆和南疆。由于特殊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特征,北疆自古以来都是游牧民族的聚集地,而南疆逐步发展出了农耕文明,形成了汉代的“西域三十六国”。陆上丝绸之路也主要经由天山和昆仑山脉向西延伸,繁忙的运输线也大大促进了西亚、南亚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施越老师也对当时的纹饰、图腾以及技术做了逐一介绍,同学们对新疆的技术文化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图1:施越老师讲解中

  展览第二章“影丽天山雪”主要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游牧部族和绿洲城邦演化出的不同文化,以及西方思想宗教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文物莫过于“小河公主”和“营盘男子”。据施越老师介绍,“小河公主”在历史文化乃至中医药研究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低位,从体态样貌到服装饰品再到墓地特征,“小河公主”为中原地区与西亚、南亚地区的文化演进、医药发展交流史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此外,施越老师还着重介绍了“营盘男子”的服饰特征及其象征意义。首先从织物材质和复杂的工艺来看,当时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次,从服装纹样上看,整体纹样体现出古希腊和波斯两种文化互相融合的特征,这也为史学家还原丝绸之路盛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施越老师还对景教、祆教、摩尼教的信仰特征和传入背景做了详细介绍,宗教和思想的传播体现了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教育意义。

  展览第三章“明月出天山”则从政治角度出发,介绍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新疆地区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有许多具有与中原文化息息相关的特征,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女娲伏羲画像”、“托盏仕女图”等。第三章还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使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具有更加立体化和系统化的认识。

 (图2:参观人员合照

  丝绸之路是联通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纽带,它是经济繁荣物质流通的脉搏,更是文化交流传播发扬的重要渠道。本次参观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契机,同学们在参观后对文化自信的意义具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坚守根本但又与时俱进包容开放的中华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加坚定了对国家的文化自信。在追忆丝绸之路辉煌往昔的同时,同学们还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党支部 供稿)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